一文讲清楚如何选择被动or主动时态?建议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kick off被动语态 一文讲清楚如何选择被动or主动时态?建议收藏

一文讲清楚如何选择被动or主动时态?建议收藏

2023-03-28 21: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英语中的动词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了解在科技论文写作中如何以及何时使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对于文章的清晰度、有效性和可读性至关重要。

在科技论文写作中,通常鼓励使用主动语态,但是执行动作的人或物将决定使用哪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句子在其主语和动词分词的结构上有所不同。

主动语态:

人或物执行某个动作更加简洁直接动作施行者+动词+动作实施的对象

示例:The surgeon performed a heart transplant today.

被动语态:

主语是动作实施的对象强调的是动作,而不是动作施行者对象+动词+施行者

示例:A heart transplant was performed by the surgeon today.

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动语态是首选。主语放在句子的开头,后面接主动动词,这种主谓结构是最清晰的交流形式。

在上面的例子中,主语是外科医生,执行了心脏移植的动作。相反,被动语态把行动的目标,即心脏移植,放在了句首。

在被动句中,主语是被动词执行的对象。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比较好,例如当需要表示中立或得体时,或者当动作施行者不重要、不知道是谁或文中已有暗示因而可以有意省略时。

在上面的例子中,外科医生的作用很明显可以省略,留下"A heart transplant was performed today. "这样一个连贯而直接的句子。

虽然在技术写作中,主动语态通常多于被动语态,但根据上下文结合使用两种语态是最有效的。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以及何时使用哪种语态。

在科研论文中,在陈述研究假设和描述结果时,通常应使用主动语态,而在介绍材料和方法时,使用被动语态比较合适。同时,前言和讨论往往同时采用主动和被动语态。

虽然两种选择都不一定错,但下面的例子说明主动语态可以使研究假设更清晰、更有影响力:

主动语态:We hypothesize that vaccinated individuals are less likely to become infected than unvaccinated individuals.

被动语态:The hypothesis was that vaccinated individuals are less likely to become infected than unvaccinated individuals.

还有一点,如果过度使用某一种语态,特别是在技术写作中,文章本身可能会变得呆板、重复或机械化。

最好的做法是在大段大段地使用某一种语态时,穿插一些用另外一种语态的句子,以避免显得单调。

写作时考虑一下,读者是否有必要知道动作的执行者是谁,如果有必要,就用主动语态,如果没有必要,被动语态可能就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